文物編號 |
名稱 |
說明 |
尺寸cm |
年代 |
照片 |
A0005 |
福建式大氣壓力計 |
利用壓力傳感器,組成一個大氣壓力、溼度、溫度檢測系統。是氣象站、環境監測站、醫藥衛生、建築、凈化室、實驗室等行業檢測的工具。 |
113x12x12 |
1960年代 |
|
A0006 |
標準米尺複製品 |
18世紀末法國度量衡委員會根據天文學家約瑟夫和安德烈科學家經過巴黎的子午線(北極點至赤道)的千萬分之一定義為「1米」的測量數量,用鉑銥合金制成了一把標準米尺,即是「米原器」。1960年,科學界重新規定了在真空中,氪86發出各向同性的橙色光波長的1,650,763倍為1米,但因氪86的光波長度很難獲得,故於1983年,國際計量局重新定義真空中的光,在 1/299,792,458秒內通過的行程長度為1米。這個標準被一直沿用至今。 |
105x4x4 |
1950年代 |
|
A0008 |
羅盤儀 |
測量實習測量方向角用,實地測量時需配合其他儀器設備進行量測,方向、仰角、距量再製作地形圖。 |
42x22x14 |
1960 |
|
A0015 |
玻璃投影片 |
早年影印技術及儀器並不普遍,故教學用投影片必須仰賴手寫,塑膠片耐熱性差,故使用玻璃片。 |
17x13x0.2 |
1961 |
|
A0022 |
測繩 |
原長約50公尺。距離量測常用皮尺、鋼卷尺、銦鋼尺。在民國四十年代因鋼卷尺、銦鋼尺價格昂貴,皮尺長度亦僅30公尺,故測量實習或草測距離時,用50公尺長的測繩為之。 |
52x9x7 (捆起) |
1964 |
|
A0023 |
夾持固定架 |
可夾持式站立的固定儀器 |
9x5.5x16 |
1964 |
|
A0024 |
HEMMI計算尺 |
現代學工程同學人手一臺工程計算機,在計算機未問世前,「計算尺」為學工程設計或參加考試所必備的計算器。短短一尺長,竹製或塑膠製成的計算尺,可做數字的平方、三方、開方等計算,乘、除之演算亦不在話下,三角函數、對數等值亦可輕易查得,前人智慧,盡在尺中。 |
34x6.5x1.5 |
1960 |
|
A0025 |
丁字尺 |
電腦繪圖法尚未問世時,丁字尺為繪工程圖所必備工具,配合三角板、三角尺一張精美工程圖即可完成。民國40~70年代學工程的同學人手一支丁字尺,為「工程製圖」課必須使用之製圖儀器。 |
82x30x1 |
1960 |
|
A0042 |
化學酸鹼指示劑(P.H.測定器) |
盒上印有工專AA 10.4.18.1,採礦科 |
32.5x21x7 |
||
A0052 |
日本製摺疊鋼折尺 |
工程師在口袋放一把尺,當時是專業工程師的表徵,約在賴適存校友專四或專五時開始使用,不像摺疊木尺厚,可以放在手臂的口袋內,專業度的感覺更加提高。 |
19.3x1.5x0.5 (全長1公尺,6摺) |
1953(約) |
|
A0053 |
木製摺疊尺 |
工程師在口袋放一把尺,當時是專業工程師的表徵,此為賴適存校友在學期間獲得的獎品,上面刻有名字。 |
20.5x1.5x1.7(全長1公尺,6摺) |
1952(約) |
|
B0012 |
冶金概論 |
本書為吳裕慶所編,於民國64年出版,是為臺北工專礦冶工程科金屬工業組之教學用書。吳裕慶畢業於日本東京大學,之後任教於本校礦冶科,即今材料及資源工程系。 |
17.5x25 |
1975 |
|
B0015 |
預力混凝土原理及橋樑設計 |
臺灣省公路局出版之公路工程叢書第四種;「預力混凝土橋」實務設計參考資料。 |
19x26 |
1960 |
|
B0059 |
蓋氏對數表附用法一冊 |
商務印書館印行,民37年17版。工專機械科用書,書名頁有賴競存印章及「競存」簽名。 |
14.5x20.5 |
1948 |
|
B1020 |
土壤力學(鋼板印刷講義) |
民國50年代,出版業不發達,原文書多為盜印,土壤力學等較少科系開設的課程,書商不願意印製教科書,故當時授課用講義很普遍。講義由教授交給土木系的職員林道標先生,用蠟紙放在刻有細紋的銅板上,用「鐵筆」或稱鋼筆於蠟紙上一筆一劃一字一句的刻寫,將寫好的蠟紙放在「印刷機」上,以沾滿油墨的滾筒,於蠟紙上均勻滾壓,一張張的講義於是完成。印製講義的工作,後來交給教務處成立出版組為之。 |
19.5x26x2.5 |
1961 |
|
B1057 |
臺灣省立臺北工業專科學校學生實習日報表-賴競存 |
校友賴競存所捐贈,此為3本實習日報表:(1)民國40年暑假到臺灣省政府建設廳樟腦局實習9週;(2)民國41年暑假到臺灣省政府林業試驗所實習7週;(3)民國42年暑假到中本紡織公司中本一廠實習一個月。 |
26x19 |
1951-1953 |